崂山太清宫开光多少钱

青岛崂山太清宫黑幕
是啊,应验那句老话,天上没有掉馅饼的。 不过崂山道士这样做损了崂山这片净土,损了青岛形象,给青岛人丢脸!


崂山南线太清宫路线门票
1.进山坐的不是小巴。 是大巴、 我觉着还是比较豪华的、
304现在只能到大河东停车场,下车之后就可以换成观光大巴。
玩太清宫要买进山门票,进山门票70元,现在是和观光大巴捆绑购买的,共一百元。太清宫还要单独再买门票,二十元。
学生票,我忘了有没有,如果有的话就是进山门票半价。


崂山太清宫怎么样
总体来说还可以吧,夜景比较不错,坐304或106到垭口下车


崂山太清宫做一次法式需要多少钱?
 崂山太清宫做一次法式需要1000左右


山东崂山的道观属于哪个派别??
崂山的道观太多了,很难说清各自属于哪个派别。
崂山道观知多少
太平宫 又名太平兴国院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仰口湾西上苑山。创建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(公元976~984年)。该宫原名太平兴国院,系宋太祖为道士刘若拙敕建之道场,金代明昌年间改称太平宫,1000余年来数次重修,为崂山最古老的道观之一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宫内之神像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均遭破坏,1983年修复。
上清宫 又名上宫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八水河以上,昆仑山之阳。创建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(公元976~984年)。该宫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,1000余年来曾三毁三修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宫内之神像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均遭破坏,自1966年起房屋为崂山林场使用。1991年12月,修葺一新的上清宫作为宗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。1992年9月举行了新塑神像的开光仪式。
太清宫 又名下宫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青山村南,太清宫湾北岸。创建于宋代太平兴国年间(公元976~984年)。该宫为崂山规模最大的古老道观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宫内之神像、供器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。1983年修复,现有道士20余人,每日朝真诵经,学医习武,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。该宫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神清宫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大崂村南山。创建于宋代元�年间(1086~1094年)(据《重修神清宫碑记》载,该宫建于宋代延�年间,查宋代无此年号而有元�,可能为传抄之误)。宫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,元、明两代迭经重修,至清代康熙中期和民国十二年又加修葺。宫中祀三清,后为玉皇阁,东厢为精舍,西厢为救苦殿,有长春洞、自然碑、摘星台、会仙台诸名胜,邱处机来崂山时曾居此。1939年该宫遭日军烧毁,1943年又被日军轰炸,庙舍全毁。
百福庵 又名百佛庵。位于城阳区惜福镇院后村东。创建于宋代宣和年间(1119~1129年)。该庵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。初创时建筑简陋,内供菩萨,信奉佛教,名百佛庵。清初改奉道教,属马山龙门派,又称外山派。前院建倒座殿,内祀菩萨,中殿祀三官,后院为玉皇殿。该庵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天仙观 又名天仙宫、仙人宫。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西部天柱山。创建于宋代末年。该观于明代天顺年间重修,有天仙洞,相传为邱长春跌坐处。其《明天顺四年重修天仙观碑》碑文已佚。
遇真庵 位于即墨市鳌山卫镇西南鹤山。该庵为崂山古老道观之一,建于宋代。元代至正二十年重修,分三殿,下祀真武,中祀老君,最上祀玉皇,明代永乐及正统年间又屡经修葺。邱长春曾栖于此,现留有刻石。徐复阳亦在此处修真养性,据传其墓在鹤山滚龙洞下。
青龙庙 又名镇水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聚仙宫西北。创建于元代初期。该庙清末圮为废墟,今无垣。
迎真观 又名东庵、月子口庙、迎仙观、迎真宫。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崂山水库南岸。创建于元代至大三年(1310年)。清代《即墨县志》记其名为迎真宫,原有大殿1座、厢房2栋、送生殿1栋,观前银杏、古柏各1株,围可合抱。1958年建崂山水库时,将该庙拆除。
寓仙宫 又名三官庙。位于城阳区流亭镇邱家女姑村。创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。因历年失修,该宫解放前已倾圮,现无垣。
通真宫 又名童公祠。位于城阳区惜福镇傅家埠村南。创建于元代皇庆二年(1313年)。该宫传为东汉末年始建,为不其县令童公之祠。元代皇庆二年由全真道华山派改为道观,元代延佑中期和清代康熙年间皆重修过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该宫之塑像、供器、文物被毁,现仅存房屋。
大崂观 又名真武庙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卧龙村南。创建于元代延�年间(1314~1320年)。该观于明代万历二十年、万历三十九年,清代道光七年、道光二十三年数次重修。正殿配庑各3间,中间祀真武,左右祀老君与王母,殿宇弘严,墉垣高峻,甚为壮观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观内神像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毁,后为工商总局青岛干校使用,现辟为观光游览场所。
华楼宫 又名万寿宫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蓝家庄西华楼山之阳。创建于元代泰定二年(1325年)。该宫又于明代天顺年间重修,东为老君殿,中为玉皇殿,西为关帝殿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宫内之神像、供器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,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。该宫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聚仙宫 又名寒寨观、韩寨观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幸福村东。创建于元代泰定三年(1326年)。该宫由著名道士李志明、王志真创建,元代学士张起岩撰写《聚仙宫碑》碑文。该宫旧有玉皇、真武、三清诸殿,后来只存真武殿。1956年该宫拆除。
清虚庵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瓦房村北。创建于元代。据元代赵世延撰写《云岩子道行碑》记载,云岩子刘志坚初入崂山时居清虚庵。该庵于清代重修,民国初年倾圮。
凝真观 又名迎真观、迎真宫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庙石村东。创建于元代元统年间(1333~1335年)。该宫于明代弘治二年重修,清代康熙初年道士刘信常又重修,更名为凝真观,中祀真武。1950年该观曾为小学使用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观内之神像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,1983年该观拆除。
黄石宫 又名黄石洞。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崂山水库北岸。创建于元代。明代黄宗昌《崂山志》记有:“黄石宫有上宫、下宫,在华楼迤北十里许山之巅,元时建。”宫内祀三清,明代崔道人成道于此。清代光绪年间该宫已圮,今无垣。该宫于1984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明霞洞 又名斗姆宫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上清宫北,昆仑山之阳玄武峰下。创建于元代。斗姆宫旧在明霞洞之上,明代隆庆年间洞欹宫倾,道士孙紫阳遂移建于洞西。明霞洞在明代为僧、道交替住持,既供玉皇,又祀观音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庙内之神像、供器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捣毁,1966年由青岛药材站使用该庙房屋,现已修复开放。该洞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圣水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三标山西南。创建于元代。该庵已久圮无垣。
龙泉观 又名南九水庙、九水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大石村北。创建于明初,清道光年间重修。境颇高爽,内分两院,东院祀真武,西院为菩萨殿。1958年将该观拆除。
庵沟院 位于李沧区李村东北上臧村。创建于明初。明代隆庆年间将该庙拆除,现无垣。
塘子观 又名堂子观、餐霞观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晓望村西南。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(1403~1424年)。明万历八年重修,清光绪年间道人吴介山又重修,更名为餐霞观,并延请林钟柱在此教课授徒。观中祀真武。1939年该观被日军焚烧,解放后渐圮。
太和观 又名北九水庙、九水庙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北九水村。创建于明代天顺二年(1458年)。观处北九水北岸,为内外九水之分界处,明代天顺八年和清代乾隆年间皆重修过。解放初期该观被小学使用一部分,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观内之神像、文物、经卷全部被捣毁和焚烧,房屋全部由小学使用。
玉清宫 又名汉河庵、旱河庵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汉河村东。创建年代不详,明正德年间(1506~1521年)重修。该庙原为巨峰上庵之下院(即脚庙),自上庵倾圮后,即将上庵玉清宫之匾额移此处,即今之玉清宫。中祀玉皇,东为三清殿,门前台阶30余级,檐瓦丹碧,气势宏敞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宫内之神像、经卷、文物、庙碑全部被捣毁焚烧,道舍亦被拆除。
寿阳庵 又名朝阳庵、寿阳宫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烟云涧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(1506~1521年)。该庵于清代乾隆四十年重修,曾一度为铁瓦殿之下院。正殿祀三官,殿东一室内贮铜佛像甚多,殿后旧有玉皇阁。该庵于民国年间渐圮,今无垣。
三元宫 又名茶涧庙、岔河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大庵子村北。创建于明代中期。该宫为明代胶州人王氏所建,大殿内祀三官,故名三元宫,庙内有康熙二十八年铸巨型铁钟一口。该宫于民国年间已倾圮,1966年拆除,现仅存庙基和院内的一株木兰花。三元宫于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显化庵 又名现化庵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东陈村。创建于明代中期。解放后庙舍由小学使用一部分,1966年后全部由小学使用。
华西庵 又名黄埠庙。位于城阳区夏庄镇黄埠村。创建于明代中期。该庵于1958年拆除。
海云庵 又名三忠祠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晓望村东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。庵内祠寇准、包拯、海瑞,故名三忠祠。1950年后,该庵之房屋由小学使用。
铁瓦殿 又名玉皇殿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巨峰南麓。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(1522~1566年)。铁瓦殿原为白云庵之玉皇殿,后倒塌,明嘉靖年间由道士李阳兴重修,覆以铁瓦,名为铁瓦殿,中祀玉皇,又名玉皇殿。瓦长三尺,呈龙形,上铸施主姓名。清康熙年间该殿毁于火灾,后遂为废墟。
蔚竹庵 又名蔚儿铺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双石屋村东北,在凤凰岭下。创建于明代万历十七年(1589年)。该庵为道人宋冲儒建,内祀真武及三官,清道光年间道人李扎秀重修。该庵曾一度为尼姑庙,清咸丰年间尼姑无继,由全真道华山派道士主持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庵内之神像、文物全部被毁焚烧,房屋为崂山林场使用。该庵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卧云庵 又名小庙。位于李沧区李村之东3公里,在庄子村北。创建于明代万历年间(1573~1620年)。50年代初将该庵拆除,1956年在其址建小学。
石障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白云洞西1.5公里。创建于明代。庵前有巨石崛起如屏障,故名。该庵原为尼姑庵,自清代乾隆年间改由道家栖住,民国初年倾圮。
东华宫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仰口湾西岸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宫在太平宫东1公里,祀东华帝君,原为太平宫之脚庙(即下院),清代康熙二十六年和乾隆中期皆重修过,清末民初渐圮。
关帝庙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仰口湾西南。创建于明代。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记载,该庙原为太平宫之脚庙,清代光绪二十六年从太平宫分出,1929年道士刘太清、贾太成主持重修,始具规模,庙内有大殿3间,内祀关羽坐像。1948年该庙鼎盛时期,有庙产600多亩地,佃户18户,雇工22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庙内之塑像、供器、文物均遭破坏,1966年房舍由崂山林场使用。该庙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,1989年12月定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神普庵 又名山神庙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毛儿岭山前,在明霞洞西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庵于清末渐圮。
驱虎庵 位于崂山太清宫东南侧钓鱼台以北,后唐同光二年刘若拙初到崂山时,在此筑茅庵修炼,是时山中多虎狼出没常伤山民,刘若拙勇力搏杀虎狼,为民除害,山民联合赠匾为“驱虎狼庵”,简称驱虎庵。刘若拙入主太清宫后,及晚年居鳌山,则渐废。明代曾修缮,中期废圮。
窑石庵 又名石鼓庵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南窑半岛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庵原为聚仙宫之脚庙,明万历二十八年被太清宫购为脚庙。后该庵渐圮,1958年拆除。
姑子庵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北龙口村东南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庵原为道姑庵,1958年拆除。
紫榕庵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铁瓦殿东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庵于清代后渐圮,今无垣。
万寿宫 又名下华楼、老君殿。位于崂山区北宅镇下华楼村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宫为华楼宫脚庙,1958年拆除。
全圣观 又名朝阳观、浮山寺、浮山庙、潮海观。位于崂山区中韩镇浮山。创建于明代。该观原为寺院,名浮山寺,明代即墨进士黄作孚隐居读书处。辛亥革命后,曾任肃亲王谋士的曾明本在复辟失败后,在此出家为道士,并将此庙更名为全圣观。1960年后该观渐圮。
荒草庵 又名黄草庵。位于崂山区中韩镇浮山徐家麦岛北。创建于明代。据传该庵建于明代嘉靖年间,因庙建于山之荒草中而得名,后因黄作孚在此隐居,又名黄草庵。该庵解放后渐圮。
通明宫 又名玉皇庙。位于城阳区夏庄镇西宅子头村北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宫传为唐代贞观年建,无考,清乾隆年间重修过。解放后其房屋由小学使用。
延寿宫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仙家寨村。创建于明代。据传建于唐代,无考。民国年间该宫已辟为学校。
天齐庙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庙头村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庙于解放前已废圮。
老母庵 位于城阳区城阳镇城阳石桥北。创建于明代。自1953年起,该庵由小学使用。
弥罗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泉心河南岸日起石处。创建于明代。该庵在清风洞前,现已倾圮无垣。
修真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王哥庄村。创建于明代天启二年(1622年)。该庵由道人李真立创建,正殿祀三清,后为玉皇阁,东祀文昌,西为王母殿。明亡后,宫廷太监边永清、杨绍慎携4宫女来此出家,修道以终。该庵于清康熙十年、嘉庆六年和光绪十年三次重修,规模宏整。清末民初时,有道众20余人,庙产300余亩,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为庙会。其址现已建为楼舍厂房,位于王哥庄镇的中心。
先天庵 又名天门后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南天门东北涧。据传该庵建于元代至正年间,明天启年间(1621~1627年)重修。明代黄宗昌《崂山志》记有:“先天庵在天门峰下海门涧上,白道人所建,齐道人成道之所。”白道人即齐本守之师白不夜,明万历年间来崂山。齐道人即为齐本守,他曾历经21年之劳苦,于天启年间亲自为先天庵增建殿宇3间及两廊配房,内祀玉皇。1943年该庵被日军轰炸为废墟。
常在庵 又名张村庙。位于崂山区中韩镇张村。创建于明代天启年间(1621~1627年)。该庵为退官隐士张常在所建,因名常在庵。原为太清宫之脚庙,后只剩三间侧房,清代康熙年间重修。解放后该庵由小学使用,现已改建为张村小学。
沧海观 又名海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沙子口村南。创建于明代崇祯年间(1628~1644年)。原有大殿三间,因内祀龙神而得名。1954年由驻军使用部分房屋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观内之神像、供器、经卷、文物全部被捣毁焚烧,房屋亦被拆除。
白云洞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刁龙嘴村西冒岭山。创建于明末。洞因常年白云缭绕而得名,洞右是庙宇,内祀玉皇和三清。清代乾隆三十五年重修,1935年后进入鼎盛时期,有道士40余人,房屋70间,土地700多亩,山岚2000余亩。1939年,日军入侵白云洞,杀死道士4人、雇工2人,纵火焚烧所有房屋,后又逐渐修复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庙内之神像、文物全部被捣毁焚烧,殿堂被拆除,成为一片废墟。该洞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松阳庵 又名薛家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南宅科村。创建于明末。该庵为薛姓村民建,供奉关帝,旧时有庙产40亩地。1958年将该庵拆除。
莲花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北宅村西北。创建于明末。该庵于清代已圮,今无垣。
正阳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东乌衣巷北山。创建于明末。该庵于清代已圮,今无垣。
福泰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蓝家庄北山。创建于明末。明成化年间先建成一塔,门额镌福泰庵三字,庵未建成即废。
云峰庵 位于崂山区中韩镇车家下庄村西。创建于明末。该庵于1923年曾重修,解放后一度由小学使用。
慈云庵 位于崂山区中韩镇大埠东村。创建于明末。该庵于1953年拆除,后在其址改建小学。
大水院 位于崂山区中韩镇枯桃村北山。创建于明末。大水院山即以此庙得名,清初该庙已遭破坏,民国初年废圮。
三官庙 位于李沧区李村河北。创建于明末。解放后只剩庙舍3间,由文物收购站使用。
龙王庙 又名娘娘庙、老姑庙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港东村西。创建于清初。该庙解放后由小学使用。
午山庙 又名大士庵。位于崂山区中韩镇午山村北。创建于清初(据传该庙建于明代,万历年间重修过)。该庙于解放后渐圮,1958年拆除。
玉皇庙 位于李沧区李村河北。创建于清初。该庙于1958年拆除,其址改建为招待所,庙亦无存,仅剩一株黄杨。
聚仙庵 又名河崖庙、千手佛。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彭家台村。创建于清初。该庵于民国时已倾圮,现无垣。
清真庵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王家曹村。创建于清初。该庵于民国初年倾圮,现无垣。
熟阳庵 又名朝阳洞、熟阳洞、亻叔阳洞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唐家庄西山。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(1662~1722年)。据《熟阳洞刘道人自述碑》记载,该庵为道士刘信常所建,于康熙元年创基,直到康熙四十年才筑起大殿,刘道人苦心经营50年,才成宏大殿宇。该庵于解放后渐圮,1966年拆除。1984年将熟阳庵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明道观 又名棋盘石。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招风岭前,在华严寺西2.5公里。创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三年(1714年)。该庵建于海拔600多米处,为崂山庙宇中居地最高者,内分两院,东院祀玉皇,西院祀三清。该观鼎盛时有道士18人,土地160亩。1939年被日军放火烧毁,后逐步修复。解放时,有道士5人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初期,庙内之神像、经卷、文物被捣毁焚烧,房屋由崂山林场使用。该观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康公祠 位于城阳区夏庄镇南坡村。创建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(1687年)。该庙内祀清康熙年间即墨县令康霖生,清即墨举人黄�撰有碑文。该祠于解放前已被小学使用,1958年建崂山水库时将其拆除。
大悲庵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赵哥庄。创建于清代乾隆十九年(1754年)。该庵于解放前已倾圮,现无垣。
关帝庙 又名老爷庙。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小河东村。创建于清代中期。该庙于解放后由小学使用。
灵鹫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之南,在北岭村北。创建于清代道光年间。该庵为华楼宫之脚庙,位于华楼峰东北之山涧路东,民国初年废圮。
玉灵观 又名老母庵。位于城阳区流亭镇女姑山西顶。创建于清代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将该观拆除。
龙王庙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女姑山东顶。创建于清代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将该庙拆除。
天后宫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女姑山村东。创建于清代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将该宫拆除。
倒座庵 位于城阳区流亭镇王家女姑村。创建于清代。该庵于解放前倾圮废除。
玄阳观 又名铃铛石屋。位于李沧区李村东北6.5公里,在戴家村北山。创建于清代光绪初年。该观于解放后渐圮。
三清宫 又名竹子庵、三清洞。位于李沧区李村东北6.5公里,在戴家村北山。创建于清代光绪初年。因该宫周围多竹子,故名竹子庵,为全真道清静派庙观。解放后该宫渐倾,现只剩白果树一株。
天后宫 位于崂山区沙子口镇沙子口村东。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。该宫原有大殿1座,配房2栋,厢房2栋。解放后房屋由村供销社使用,现改建为宿舍。
老姑庵 位于崂山区王哥庄镇梁家村南山。创建于清代后期。该庵于解放前已倾圮。
杏树庵 位于崂山区北宅镇我乐村东,在北九水五水南岸。创建于清代后期。该庵于民国初期倾圮。
潮海宫 又名地母宫。位于崂山区中韩镇山东头村。创建于清代晚期。该宫于解放后倾圮。
镇水庙 位于中韩镇金家岭村南。创建于清代末期。该庙于解放前倾圮。